时间:2022-10-09 23:36:55 | 浏览:762
今天,西安交大一名学霸因为23门课程绩点满分且被保研清华火上了微博热搜。小编刷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不仅感慨,原来保研已经卷到这个地步了。
不禁想到前段时间有个南开大学的学生,均分89,因为感觉保研希望渺茫,考研不确定性太高,来咨询英国工程类专业的申请。
为了求证这位同学是不是在凡尔赛,小编去搜了一下近几年各大学的保研率。
然后就搜到了上海软科统计的2022届保研率。
图片来源:软科官网
你会发现,越是排名高的院校,保研率越高。保研率越高,就意味着你通过参加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这些一流高校的难度只会更大。
另一方面,将网上公布的数据汇总后发现,2022年考研报名总人数大约在420万,而2022年的招生总人数,虽然和去年相比,保持了大约10%的增长,为110.7万人,但仍然意味着超过300万的学生注定是徒劳无功的陪跑。
一边是被保研压缩的招生名额,一边是百万竞争对手,整体录取率不足30%。像厦门大学这样的985, 录取率只有20%。即使是深圳大学这样排名不突出,但地理位置极佳的大学,综合报录比预计也达到了7:5:1,录取率只有13%左右。考研这条路也是越来越难。小编也确认了上面提到的这位南开的学生并没有凡尔赛。
所以我们在提升学历的这条路上,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考研上,孤注一掷在这里绝对不是勇气可嘉,而是风险管理不佳的体现。
除了国内考研,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出国留学。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失学而被迫gap一年的尴尬,在考研的同时,也规划一下出国留学。
留学申请在时间跨度和申请难度上与考研并不冲突,唯一的区别就是,除语言外,不需要参加书面考试,而且有专业的顾问老师,帮你做好申请规划的每一步,同学们需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及时确认学校的申请步骤即可。其余的时间,你仍然可以专注于考研备战。
所谓有备无患,有了留学申请这个Plan B,你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和风险都要小很多,如果在开考之前拿到海外大学研究生课程的录取,备战考研的心态自然也会放松许多。
等到考研结束,你仍然有时间去准备雅思或者其他语言考试,在等待笔试成绩和面试通知时也不会因焦虑而浪费大把原本可以找实习,和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
考研成绩理想,你可以全身心的准备复试,不理想,你可以开开心心的准备语言考试,换无条件录取,换CAS,申请签证。进可攻,退可守。
经典畅销书《反脆弱》中,曾经提到提高反脆弱性的三大策略之一就是杠铃策略,简单的说就是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脚踩两只船形容交往关系是个贬义词,但是在反脆弱,降低风险方面却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只有当你能够杠铃式配置资源,两边都有力量的时候,你才敢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放手一博,成功概率才会更大。
考研和出国就是可以同时行进,但又互不干涉的两种路径。你完全可以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有了Plan B, 就意味着你有了选择余地,会更从容。而这种从容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考场和申请季会让你在做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的决定时更加的理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
最后和大家简单对比一下国内考研和出国读研这两种的选择吧。
国内多数研究生课程是需要读三年的,而海外研究生,尤其是英国,澳洲等国家的研究生只需要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
经济成本
如果出国读研的话,德国,法国,北欧等欧洲公立大学基本不收学费,仅有生活成本。英国,澳洲,美国一般研究生的费用在30-50万人民币不等。
报考/申请难度
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不少雇主提高了招聘的学历要求,有相当比例的高薪职位要求研究生学历。这也变相推高了考研和申请出国的人数。申请人数的增加意味着竞争更激烈,入学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像曼大个别专业的学术均分要求,不仅限制院校,均分要求也提高到了90+。而要保持本科阶段90+的均分,难度并不亚于研究生招生考试。所以申请世界前50英国大学的难度,尤其是商科类,难度不比保研,或者考研更小。但STEM类专业申请难度会比国内考985研究生相对小一些。
获得支持方面
考研更多的是一个孤军奋战的过程,而留学申请可以在经验丰富的顾问老师指导下,更深入的了解专业,院校的具体信息。
院校和专业选择
留学申请可以选择多个院校,多个专业,而考研只能选择一个院校的一个专业。虽然研究生也可以在第一志愿不满足后,选择调剂,但往往都需要退而求其次。这一点上,留学申请显然更有优势。
过程或者环节
考研笔试通过的话,都是需要参加复试的,而复试的淘汰率也在逐年升高,有些学校的复试淘汰率甚至会达到50%。而留学申请绝大多数都没有复试或者面试的环节。从这一点来说,国内考研的选拔环节更繁琐。
学历认可度和接受度
一些外企或者需工作环境需要用到英语或者其他外语的职位,多数都会优先考虑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申请人。此外,在一线城市落户方面,海归也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上海,就接受世界排名前500的海归留学生,满足一定的收入和社保年限后即可直接落户。而对国内研究生学历在落户上海方面,仍有院校和专业的诸多限制。
最后小编想说,难度更大不一定代表学历的回报会更高,更轻松的得偿所愿不一定含金量更低,永远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更适合自己的决定。
留学申请咨询,请点击
在国内读完本科,想要去国外深造的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留学规划是怎么样的?您出国的动机是啥?您的专业是啥?适合出国吗?转专业成功几率大么?深造之后想留在异地还是回国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在出国之前想清楚的。下面小编跟一家一起深入探讨下这
北大、复旦、人大、对外经贸等知名院校选择留学学生比例超过1/3;清华、浙大学生选择留学的也超过1/4;考虑到名校学生超高保研率和考研率,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去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 史上最难考研年 34所自划线学校分数线已出,大部分同学已经确
如今出国留学已是件很普遍的事情,更多的中国学生憧憬青睐出国接触更新鲜和灵活的教育。各个国家大学研究生申请准则存在差异,小编这就给各位盘点出国读研留学的条件。出国读研留学申请,各国读研要求精准剖释出国读研留学的条件首先,来了解一下各个国家出国
现在正值毕业季,大家找工作的找工作,继续深造的继续考研考博,那么大家就没想过出国读研吗?想要读研的人,总有一些会在国内考研和出国读研之间犹豫徘徊着,所以今天美藤国际教育编要给大家说说这两者的区别。 申请难度国内读研是在每年的12月份统一进行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确实需要反复权衡一下,尤其是没有拿到推免资格的同学,选择出国读研往往会避开国内的激烈竞争,而且也有可能会拿到国外名校的offer。在选择是否出国读研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三方面因素,其一是自身的知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应届考生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27日,而
“你为什么考研?”身为或者即将成为考研大军中一员的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考研是为了将来好就业,因为现在找一份心仪的工作真的太难了;有些同学会说因为同学、舍友都在考,所以我就跟着一起考了;有些同学会说也没为什么,就是父
临近毕业季,许多同学选择步入社会开始新的工作生活,而也有继续奋战准备二战的考研同学。其实,考研结果没过线的同学不要灰心,还有更好的选择就是出国留学。小艾就为大家讲讲这其中原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在考研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同学希望能通过考研,晋
原问题:普通一本大二电气女,父亲在国网工作。顺应家里的意思读的电气信息及其自动化专业,但是由于上了大学以后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差再加之本来对这个专业就兴趣不大,一直混在及格线边缘,越读越迷茫,整个人都很颓废。觉得自己考研无望,可是真的…不想就这
22考研,如今进行到哪步了?最新消息,部分地区考研初试已经开始出分了!根据教育部官方公布,2022年研考报考人数457万!其中200万+将成为考研气氛组!仅30%的上岸率,考研还香吗?其实,大可不必被考研内卷,如果你的考研成绩不理想,如果不
最近考研成绩即将出炉,很多考试不理想的同学们已经开始纠结,是否出国读研?国内考研VS出国读研到底该如何选择?今天英曼留学中心小编来帮大家对比看看国内和国外研究生的学制和发展吧。学制分类国内研究生学制国内研究生一般分为专硕和学硕。学硕一般是三
考研的内卷程度超出想象。一、考研人数再次突破新高先来看看2022年硕士招生的几个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计划招生人数:约110.7万实际参考人数:457万大致录取比例:24%招生人数来源于:2021年8月在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关于2020年
今天,西安交大一名学霸因为23门课程绩点满分且被保研清华火上了微博热搜。小编刷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不仅感慨,原来保研已经卷到这个地步了。不禁想到前段时间有个南开大学的学生,均分89,因为感觉保研希望渺茫,考研不确定性太高,来咨询英国工程类专业
受到疫情的影响,不管是考研还是留学,感觉都变难了。而2021年度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50万,相比于去年的370万,增加了80万。考研党“上岸”的难度又增加了!面对不断上涨的考研人数,考研竞争将更加激烈。不少小伙伴开始困惑……到底是留在国内读
《每日经济新闻》 消息,预计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超520万人。这压迫感你体会到了吗?4月9日,新东方联合艾瑞咨询共同发补了《2022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白皮书》,该报告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调研和分析,其中,对23